欢迎您进入山西会议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党建工作
党风廉政

薛文周为何被称为“天下廉吏******”

发布时间:2023-04-04      点击量:1328


说起“天下******廉吏”,绝大部分人都会想起康熙时期的于成龙。然而在明代万历时期,万历皇帝也御赐过“天下廉吏******”的名号给一个官员,这个人就是薛文周。


薛文周,陕西安定(今子长市)人。薛文周虽然在正史中名声不显,做的官也不是很大,但他的一生以“清廉”二字贯穿始终,辗转多职不改自己的廉洁本色。据清道光时期的《安定县志》记载,薛文周自幼便有整顿天下风气之志,把海瑞视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当地的县令非常欣赏他,觉得他是一个读书的好苗子,便让他跟在自己身边学习,以便于时常指导他的学业。就这样,薛文周的学问大有长进,二十几岁,便考中了进士。薛文周被任命的******个职位是山东潍县(今潍坊市)县令。薛文周到任后,以读书时的理想为指导,根据现实情况和百姓需要来制定施政政策,因此他的政策措施贴合民生,受到百姓的交相称赞。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百姓们争先恐后把自己家的特产送给薛文周,薛文周一介不取,并告诉百姓们自己只是做了一个地方官应该做的事情。清乾隆时期的《潍县志》说薛文周在潍县的优异表现,被当时的山东布政司看在眼里,等到了考核地方官员时,薛文周的考核成绩被评为山东的******名。

山东布政司认为潍县的政事已经步上正轨,便将薛文周调往当时号称难治的掖县(今莱州市)担任县令。薛文周不因为自己被评为******就骄傲自满,到了掖县,他依然保持着勤勉政事、廉洁守节的品质。清乾隆时期的《掖县志》以浓墨重彩的笔调记录了薛文周在掖县的政绩:上任后,薛文周实地调查百姓的苦与痛,考察历任施政者的得与失。他发现当地的胥吏在面对百姓时耀武扬威,面对官员时阿谀奉承,前几任县令为了省事,对此听之任之。薛文周则对此作出了大胆的改革,他让百姓直接把投诉书交给自己,不需经过胥吏之手。这样虽然加大了薛文周的工作量,但却减少了胥吏上下其手的机会,让他能够更加直接地联系和接触百姓,了解百姓的心理。在断案方面,他继承了子路“片言可以折狱”的精神,以公正严明的断案态度,获得了审理双方的认可。


薛文周的清名传遍了掖县四周,百姓们以有这样的县令而自豪,而豪强匪寇的气息也为之收敛。当时掖县的驿站为了搜刮钱财,有收取过往马帮费用的习惯,薛文周上任后,驿站知道薛文周清廉正直,不敢再向马帮伸手要钱,当地的风气为之一清。掖县周围驻扎着莱州的部队,士兵暴虐躁动,经常***扰百姓,并******地方官吏输送粮食,稍有不顺,就以兵变来恐吓。薛文周为了平息士兵的嚣张气焰,单马入营,正气凛然地呵斥士兵的不法行为,指出他们行为的不当之处。士兵们早就听闻过薛文周的清名,又看到他孤身一人就敢于闯营,心中佩服不已,躁动的军营也因此得到了安抚。


平定这些乱事之后,薛文周又开始整治赋税。薛文周对历任掖县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每每缴纳过多赋税的行为不以为然,他多次上疏上司,指出掖县历经多次灾害,缴纳不起正常赋税以外的税收。布政司收到汇报后,派人下来实地考察,发现薛文周所言不虚,就减少了掖县的赋税。仅此一项,就让掖县百姓舒缓了一大口气,救活了不少百姓。


在掖县的五年间,薛文周没有拿过百姓的任何好处,每天过着水浆拌饭的清淡生活,他曾对友人说:我薛文周没有什么特别的优点,惟有在一介不取这一方面,我无愧于心。当初上任时,别人都是拖家带口,薛文周只带了一个老仆,两人每天固定的伙食是两升米,有多余的粮食都分给掖县的孤寡老弱。薛文周住处的大门经常不关门,他跟别人说道:我孑然一身,身边只有一方县印、几卷诗书,又有什么必要关门呢?到了冬天,薛文周缺少棉袄,冻得瑟瑟发抖,当地致仕归家的赵焕得知后,特意给他送去一件质量上乘的棉衣,薛文周对赵焕说:我立志不拿掖县百姓的东西,你送东西给我,是看不起我的志向吗?坚决拒绝了赵焕的好意。


任职期限到了以后,薛文周接到了升迁的调令,掖县百姓扶老携幼,攀援薛文周的马车,不让他走,当时的哭声震天,大家都不舍得薛文周离开掖县。无奈的薛文周只好停下马车,一一跟大家道别,并跟百姓述说王法的重要性,告诫他们要尊重王法、尊重朝廷的命令。在薛文周离开后,当地的百姓家家都刻有薛文周的雕像,每当遇到重要事情的时候,就会向其祷告,祈求薛文周的保佑。


在京述职期间,万历皇帝特意召见薛文周,听到周围的大臣讲述薛文周的事迹后,万历皇帝大为感动,特赐“天下廉吏******”六字给薛文周。并举办御宴,向百官介绍薛文周的清廉事迹,鼓励大家向薛文周学习。后薛文周被授予吏科给事中一职,负责纠察百官的不法行为。在任期间,薛文周弹劾官员不避讳权贵,举荐官员不放弃贫寒士子,深得百官的敬畏。


据清雍正时期的《安定县志》载,薛文周逝于吏科给事中的任上,去世时,身边的行李只有几封奏议,以及十两俸禄,除此以外,别无他物。当地百姓为他立了一块牌坊,名为“谏垣坊”,并将其置入乡贤祠。清代道光时期安定的乡贤祠只祭祀了两个人,其中之一便是薛文周,可见安定百姓对于薛文周的敬重。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版权所有:山西会议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备案号:晋ICP备2022008308号-2 友情链接:山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